钢铁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来说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样存在。那你知道钢铁是从何时存在,又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吗?
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有关于炼铁的记载 说起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主流金属材料是青铜,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青铜无论是作为工具还是武器都存在“脆”的问题,为了找到更好的替代材料,当时的人们开发了早期的冶铁技术。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被称为“块炼法”,是因为炼出的铁呈块状,而且很软。此时的铁器相比青铜器没有太大的技术优势。
汉代的冶铁技术进步,铁器逐渐普及 到了汉代,冶炼技术得到改进,风箱的升级使得冶铁炉的炉温升高,并且人们意识到碳对于铁硬度的影响,开始出现渗碳技术。汉代的冶炼方法被称为“炒钢法”,是因为炼钢时搅拌锅中铁水并加入合金元素的过程类似于炒菜。
另外,为了排除杂质,折叠锻打技法也趋于成熟。优质的铁首先用来制作兵器,于是在很多汉代墓葬中出土了铁质兵器。 出土的三国时期铁刀 图中这些铁质兵器均为三国时期的吴国制造,可见当时冶铁技术已非常成熟,铁质兵器得到普遍使用,形制上也产生了铁刀、铁戟、铁矛、铁镞等等,铁已经完全取代了青铜的地位,人类历史进入了铁器时代。
唐刀的材料已经可叫做钢 到了唐代,其实冶炼和锻打方法没有非常明显的改变,通过日积月累的经验,铁匠们已经可以控制铁制品内部的含碳量。像有代表性的唐刀的含碳量大约在0.5%-0.6%之间,这个碳含量已经属于钢的范畴。含碳量得到控制使唐刀兼顾韧性和硬度,这也是唐刀名扬海外的原因之一。其实今天的钢铁冶炼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控制含碳量,根据用途不同调整含碳量以调整钢的韧性和硬度这两个主要性质。当然,古人为了使刀剑同时具备韧和硬发明了包钢、夹钢等制作工艺,这已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第一次工业革命将制铁推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人类对于钢铁需求量的第一次飞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使得人类第一次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依赖畜力进行的生产,燃料驱动的机器将人类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几个等级。
英国的纺织厂依赖于钢铁制造的蒸汽机和织布机 蒸汽机车也钢铁的消耗大户,以及与之配套的铁轨 在英格兰的纺织厂里已经不见成群的女工操作木质纺织机织布,取而代之的是轰隆作响的钢铁机器。欧洲的大陆上也架起了铁轨,蒸汽机车开始取代马车成为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从这时起,人类已经无法离开钢铁,并且对钢铁的需求与日俱增。
第二次工业革命将汽车与钢铁联系到了一起。如今,少量高性能车仍然使用钢铁制造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诞生了,与此同时钢铁行业也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二者之间百年纠葛也从此开始。时至今日,现代的汽车上虽然已经看不到“奔驰一号”的影子,但是它们仍然在使用钢铁制造,甚至是一些超级跑车。
可以说钢铁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了解更多钢铁有关内容欢迎登陆http://www.yongyig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