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钢材市场行情分析:6月份的钢材市场,偶尔出现的“星星之火”,最终未能实现燎原之势,钢价不断刷新阶段性底部,始终未能完成阶段性筑底。主要还是受到多方因素制约:钢厂逆市增产,粗钢产量再创新高,加大了供应压力;与此同时,因梅雨限制,下游行业用钢需求明显回落;“供强需弱”格局明显;原材料成本震荡偏弱难以支撑,南通钢材业内部资金紧张更是成为罪魁祸首;因此,虽然经济回暖趋势明显,微刺激措施效果也逐渐显现,但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
淡季特征明显,钢市供强需弱格局再现

进入6月份后,国内钢市的淡季特征开始明显,钢材社会库存下降连续数周减速,线材、中厚板等部分品种库存甚至出现反弹。虽有上游增产因素干扰,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下游真实用钢需求减弱所致。
在中南、华东等地区先后“入梅”的不利影响下,终端采购出现明显的减量,这也是造成6月钢价始终难以筑底的关键之一。不过也正是因为此,现货市场商家多以低库存、甚至零库存操作为主,有效的阻击了钢价超跌的可能;受资金及风险规避需要,南通钢材库存继续由市场向钢厂内部转移。因此,行业内呈现出行业内明显的“供强需弱”、而现货市场尚能维持微弱的平衡关系。 |